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恒大国能新能源汽车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恒大国能新能源汽车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国能93整车量产下线,恒大造车如何快速实现0到1?
半年的时间国能93量产下线,足足证明了恒大的实力不容小觑。国能93有着浓郁的萨博气质,完全传承和发展了萨博技术。在高效电能、卓越驾控、极致安全、智能出行等多个方面均有出色表现。外观,我们先不说,能如期下线就是最大的成功。从恒大正式布局新能源汽车,到国能93量产下线,用时不到半年。老式经典款也不错,毕竟还是有怀旧的大有人在。恒大此次造车之路雷厉风行如此迅速,并且具备整车制造量产能力,非常令人期待。随着国能93车型推向市场,相信将受到许多消费者的青睐。
恒大国能 93正式下线沿用萨博平台打造,内饰进行重新设计最大马力达177匹,并用自产电池许首富造车确实比贾有钱靠谱多了,这才6月底,恒大首款量产车型恒大国能93已经迫不及待下线了。这款国能93属于一款纯电动轿车,它是基于当年萨博9-3的车型平台来打造,结合了萨博技术的同时还有最新的新能源科技。
不同于汽车企业的对外并购,恒大是汽车行业的小白,并没有建立在一个自身已经做大做强的基础上的,而是蓬勃的电动汽车横扫汽车市场趋势下,基于对未来的预判和充足的现金流,做出的一种小鱼吃大鱼式的收购。正是因为这种收购双方之间存在着的技术断差,使得恒大的收购案,都有这样一个明确的特点——奔着技术去。
据了解,国能 93是一款基于瑞典萨博(SAAB)凤凰E平台及萨博技术打造的纯电动车型。早在恒大入主NEVS前,NEVS就已经完成了该车型的研发工作。
国能93在天津生产基地量产是恒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快速推进的缩影。自今年初进军新能源汽车产业以来,恒大已构建了覆盖了整车研发制造、动力电池、电机电控的全产业链,此次国能 93 的正式量产下线,标志着恒大造车已经快速从0到1。
谢谢邀请,国能93实现【0到1】是基于老旧车型的油改电,量产的93没有任何吸引力,续航里程和质保时间输于竞品。
国能93是基于最后一代SAABE平台打造,但是SAAB在2011年已经申请破产,这一节点电动汽车并没有很高的热度,至今已经8年在其他车企飞速发展的前提下,SAAB以及收购萨博的NEVS会有多先进的技术?
所以国能93这台基于SAAB的油改电老车没有吸引力,实现0到1无非四油改电,这台车的技术水平和性价比如何可以参考竞品对比。
1、NEVS93指导价16.98万,车身尺寸4684*1778*1514、轴距2677mm,悬架为前麦弗逊、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,外观设计沿袭了SAAB的风格,时代感很强但缺少吸引力;电机为前置130kw永磁同步电机,峰值扭矩280N·m,12秒破百性能非常一般;电池容量仅45kwh,NEDC测试续航为355公里,实际用车难突破300。
2、传祺Aion S次顶配EVO630,指导价17.28万;车身尺寸4768*1880*1530、轴距2750mm,悬架为前麦弗逊后扭力梁,后悬架级别比较低不过其他方面能补偿;电机为135kw、峰值扭矩300N·m,性能也是平平无奇,但是续航里程达到510km,包括价格比国能93低接近2万的630版低配,同样的价格有更长的续航里程和更时尚的外观,性价比似乎比国内93更高。
3、比亚迪秦ProEV新款,指导价14.99-19.99万;车身尺寸4765*1837*1515、轴距2718mm,悬架为前麦弗逊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;电动机有100、120和135kw三个版本,动力表现也只是正常代步水平;续航里程有401、420、520公里三个版本,与国内93价格重合的版本只有420km续航,虽然领先93不多但是比亚迪提供储能电芯的终身质保,控制用车成本的能力是国内93不能相提并论的。
所以国内93这台新能源电动汽车并没有性价比,老平装新酒然而酒还没有味道;在传统车企均在进行电气化转型的节点,缺少造车经验和技术积累的新品牌很难生存。
所以国能的首批车还是作为网约或共享车交付,在终端消费市场几乎不会被认可;这些新品牌实现0到1难度并不大,难的是如何维持不让1变0。
(上文由天和Auto撰写,禁止站外转载,平台内欢迎转发留言关注。)
许家印再投27亿造车,已投3000亿,业内人士道出钱的来源!
昨天(6月10日)晚间时分,知名财经媒体报道称:尽管许家印在新能源汽车上一直亏钱,但他“造车”的步伐却一直未停!
根据上述媒体(澎湃新闻)发布的报道显示:记者从许家印旗下“恒大健康”发布的公告得知,将在6月12日完成对“NEVS”(国能电动汽车)剩余股权(17.6%)的收购,总计花费3亿7950万美元(按照今天的汇率,约合26.79亿元);
“恒大健康”表示:在完成收购之后,“恒大健康”将间接全资控股“NEVS”,目前持有82.4%的股权!
在上述公告中,“恒大健康”还表示:这一次收购所需总金额近27亿元,将以内部***清偿!
根据媒体此前发布的报道显示:记者根据“恒大健康”最新发布的年报(2019年年度报告)发现,“恒大健康”自身总负债已经高达628亿元;
同时,“恒大健康”去年(2019年)亏损约49.47亿元,主要原因就是在新能源汽车上亏损了32亿元!
潘大荣(“恒大健康”首席财务官)在此前的业绩会上,对此做出了解释: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长、回报周期长的特点,亏损是大部分初始投入阶段必然会出现的情况,而公司目前仍处于收购股权、研发设备等初始阶段,还没有到量产阶段,所以暂时出现了亏损;
潘大荣还表示:一旦2021年全面量产,将会获得丰厚的回报!
据不完全统计:在许家印宣布“恒大”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之后,不到1年的时间里,就投资了3000亿元(主要用于收购股权)!
目前阶段做为基础款的国能93,确实是各项指标中规中矩。恒大大笔投入新能源汽车,收购了世界上技术先进的电池企业,轮毂电机企业,入股了中国最大的汽车销售企业广汇集团,与世界顶级跑车企业进行合作。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说明,恒大进军新能源汽车不是说说而已,而是真枪实弹的,但这些优秀的企业在一起,怎样才能生产出世界顶级的汽车,这还是需要时间的来磨合,技术都是顶级的,但组合在一起也是需要时间的,让我们拭目以待吧!
恒大新能源汽车“恒驰”横空出世,它会是新能源汽车中的领军吗?
说点客观的吧,高举高打一直是许老板的作风,恒驰能不能成功要取决于许老板是不是能够all in新能源汽车,最起码要和地产业务平起平坐的高度,投入对许老板不是问题,问题是能不能找到合适的人走合适的路,收购了这么多企业能不能整合到一起才是关键!
恒驰汽车能不能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领军者,现在来说还有点早,但恒驰汽车就目前已知的情况来说,还是有很大的潜力。
首先,出生自恒大品牌,依托着恒大集团发展。就恒大2019年的年终报告显示,恒大2019年上半年的核心利润303.5亿,净利润270.6亿。这个庞大的数字,昭示着恒驰汽车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,都不用像其他新能源汽车那样,以融资为生。或者被其他资本所劫持,改变自己的初衷。
第二,恒驰汽车在强大的资金支持下,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积累相当雄厚的技术和产业链。恒大先后将瑞典NEVS、荷兰e-Traction、卡耐新能源、英国Protean、德国hofer动力收入旗下,在汽车轮毂、动力电池、动力总成、整车制造方面揽获一系列核心技术,迅速实现了全产业链布局。
第三
恒大拓展了一支完备的人才技术队伍,恒大新能源汽车业务开展以来,不仅是世界各地招聘顶级专业人才,也从自身其他产业集团里面抽调了各级别骨干力量融入汽车产业。这对汽车集团的 顺利落地和发展,起到有力的保障作用。
对于整个新能源的市场来说大家都是看好的,将来的市场可能大道你无法想象,能源的枯竭,环境的污染种种困境都是对新能源的一种促进和推动。
对于这块大蛋糕来说,各个行业公司都是十分的看好的,想要抢占先机垄断市场,然而对于这种科技大家还都是没有全部掌握,也是摸着石头过河,想要成为这些里面的佼佼者必须有过硬的科技技术,但是科技技术只能专精一方面一个公司,想要将各种高新技术结合到一辆车上面,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这么简单了,还得有雄厚的资金。
恒大自从宣布进军汽车行业以来已先后发起一系列的并购和合作。今年1月份,恒大集团旗下恒大健康以9.3亿美元成功收购电动汽车公司NEVS的51%股权,并获得多数董事席位;1月24日,恒大入主动力电池企业卡耐公司,获得日本顶尖动力电池技术;随后又与顶级超跑科尼赛克组建合资公司。不仅如此,恒大还收购了荷兰e-Traction和英国Protean,并掌握了商用车和乘用车领域最先进的轮毂电机技术。
另外恒大的销售渠道和网络也都基本成型。其实造车也是一个大产业,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精力去踏实做事,就恒大的执行力来看,他们的速度不会落后与人。
个人认为有希望。
首先从大背景分析,新能源汽车不仅仅是恒大入局,诸多大佬都有在参与,证明这件事儿靠谱,况且国家夜通过修改配套法律来鼓励新能源汽车改造,也就表示这件事不会遇到大规模的政策风险。
其次我们从恒大本身来看,观察恒大这一系列举动,能够发现谋定而后动是恒大的一贯风格,不打无准备之仗,恒大在下决心搞恒驰之前,已经做了很多打通行业***的动作,这在基础上就牢固了恒驰的本源。
最后我们单独看下恒驰,各方面***配置都做到了最好,并且下了这么大力气全方位推进,不成功很难
以上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恒大国能新能源汽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恒大国能新能源汽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